噬血细胞综合征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给儿童患者带来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对部分患儿来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有可能治愈这种疾病的方法,且听我院孙媛教授详细解答!
噬血细胞综合征又称为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是一组较为少见的由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过度增生、免疫应答失控引起多器官高炎症反应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如果不能控制由此导致的高细胞因子血症及过度炎症反应,患者会极其危险。
对于原发性HLH、反复复发或者经一线和二线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HLH患儿应尽早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本期,医学界儿科频道特邀北京京都儿童医院的孙媛教授围绕儿童HLH的诊治与HSCT的应用等进行交流。
复杂又可怕的HLH
医学界
HLH病因有哪些?又是如何分类的呢?
孙媛教授:HLH是一个综合征,并非单一的病种,它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相同的临床转归。HLH的病因非常多,总体来说,根据病因,HLH分成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继发性HLH。继发性HLH患儿没有原发因素,是由后天某一种因素导致的发病,原因多而复杂。第一是感染,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毒感染,还有支原体、细菌、结核甚至寄生虫感染都可以导致HLH的发生;第二是恶性病,恶性肿瘤,比如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白血病等;第三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风湿、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等;第四是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药物、环境等。所以HLH的继发性因素非常多。
HLH第二大类是原发性HLH。原发性HLH是先天遗传因素导致的,例如父母杂合基因发生突变,先天遗传导致孩子基因及细胞功能学的异常,继而在后天某一种因素的诱导下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这类的患儿归类于先天性的免疫缺陷,HSCT是目前唯一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并治愈HLH的途径。
如何使用“噬血”利器HSCT?
治疗指征与时机都很重要!
医学界
结合您的经验谈谈哪些儿童HLH患者适合接受HSCT治疗?HSCT的时机是什么?
孙媛教授:对于儿童HLH来说,有一部分患者是不需要做移植的,只有少部分患者需要进行HSCT。
儿童HLH进行HSCT的指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确诊原发性HLH,可以通过追问病人家族史、通过基因和细胞功能学等检查手段,辅助诊断原发性HLH。
第二种情况是难治和复发性HLH。
第三种情况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HLH,可以通过患儿的症状体征、是否有神经系统的症状、脑脊液和影像学检查等,判断患儿是否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HLH在很好的时机下进行移植,效果非常可观,长期生存可达80%-90%。
如何选择很好的时机?首先,要及时评估患儿是否有原发性HLH的可能,如果有原发性HLH的证据,则用短期、较小剂量的化疗,使患儿达到很好的状态,化疗应尽量减少次数,缩短时间,在化疗期间找到合适的供者以进行HSCT,这样会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于难治和复发性HLH,也需要使患儿能够尽可能地达到缓解的状态。缓解的状态是决定移植效果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前期的治疗以及很好的移植时机,对患儿的治疗裨益良多。
划重点!
HSCT能否成功,主要看这些因素!
医学界
决定HSCT成功率的因素有哪些?适合接受HSCT治疗的HLH儿童患者应该如何选择供者?
孙媛教授:HSCT的成功率决定于非常重要的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在移植前患儿疾病是否达到很好的缓解,如果疾病能够达到很好的缓解,移植的效果一定好于非缓解期的患儿。第二方面是预处理,现在国际和国内都推荐减低强度的预处理,这对患儿的移植非常有帮助。第三个决定移植效果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供者的选择。
如何选择更好的供者?
首选肯定是同胞全相合的供者,但是对于有原发性HLH的患儿,需要对亲缘性的供者筛查是否有致病基因的携带,包括进行细胞功能学的检查。如果排除基因的异常和细胞功能学的异常,同胞全相合的供者是绝对首选。
第二种选择供者的方法是从骨髓库里面选择,骨髓库是有一定的几率可以找到全相合的供者,包括一个点位不合的供者,这样的移植效果也非常好。
第三种方法是可以选择父母为供者的一个半相合的移植,这种移植技术在国内已经非常的成熟,总体的疗效和其他的供者疗效相比相差不大。
医学界
请谈谈儿童HLH患者进行HSCT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孙媛教授:如何保证HLH患者进行HSCT的成功率?除了前期的准备之外,移植预处理方案的设定、移植后合并症的预防,甚至出现合并症后的及时处理,都至关重要。移植的成功率主要决定于患儿是否有GVHD,也就是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否有脏器功能损伤、继发感染、疾病复发等问题。
处理移植合并症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在没有出现征象之前要提早预防,出现征象时要及时处理。90%以上出现合并症的病人可以完全恢复,能够达到移植成功的目的。
移植时需要医生和家属、患儿共同配合,处理好如上问题,保证患儿良好生存。
参考文献:
1.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诊疗规范(2019版).
2.王学文. 噬血细胞综合征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1998, 13(006):181-184.
文章来源:医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