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儿童血液病及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权威专家,共同参与的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CCBMT)学术会议在武汉盛大召开。北京京都儿童医院院长、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孙媛教授率团队核心成员陈姣教授、闫蓓教授受邀出席,与全国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技术革新与临床实践展开深度交流。会议聚焦移植后并发症精准诊疗、长期生存质量提升及罕见病移植技术突破,展现了我国儿童HSCT领域的前沿进展。

会议现场


孙媛教授在会议现场


陈姣教授、闫蓓教授会与合影
病例分享闫蓓教授进行了2例移植后罕见部位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的病例分享。诊断突破:强调外周血与组织EBV检测分离现象的特殊意义,指出脑脊液、肺泡灌洗液(BALF)等特殊部位EBV阳性可作为诊断辅助依据。操作时机: 病理是诊断PTLD的金标准。对于罕见部位(如中枢神经系统,肝脾) PTLD,病理取得尤为重要。但有创性操作难度大,风险高,需严格评估,选择合适时机进行。治疗优化:对于罕见部位PTLD,一线治疗无效时,手术切除或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等二线手段可显著改善预后。

闫蓓教授进行病例分享
临床成果
陈姣教授首次公开北京京都儿童医院HSCT中心2015-2025年临床成果,多项亮点工作数据引发学界关注。1)噬血细胞综合征:在186例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者中,移植类型分布为:MSD 16例(8.6%)、非血缘外周血53例(28.5%)、脐带血3例(1.6%)及单倍体114例(61.3%)。自2017年10月采用JDCH-HLH-2017方案后,至2025年3月,京都组共入组101例,包括原发HLH43例和EBV-HLH58例,其中84例存活,总生存率(OS)达83.2%。进一步分析显示,PR+CR组(n=74)的OS显著提高至95.9%,NR组(n=27)的OS达51.9%。2)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移植突破:104例患儿总生存率(OS)达71.1%,其中移植前达疾病缓解者OS跃升至96.4%,显著高于未缓解组(61.8%);非噬血细胞综合征(HLH)亚组OS优势突出(75.8% vs HLH组63.1%)。尤其是京都独特的鸡尾酒预处理方案移植,植入率可达100%。3)罕见病舒-戴二氏综合征多学科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移植技术突破:目前京都儿童医院收治舒-戴二氏综合征69例,完成移植22例,植入成功率100%,移植生存率达到90.7%,超过国际报道的70%。孙媛教授团队主导的“舒戴宝宝”全生命周期管理计划成为焦点,该计划联合儿童保健、营养、内分泌、生殖医学、康复科等多学科,系统性干预移植后生长迟缓、性腺功能损伤及心理行为问题,并且设立舒戴院内课题和联合门诊。4)罕见病PIK3CD缺陷(APDS)移植技术突破:针对PIK3CD缺陷(APDS)患儿完成13例移植,OS高达92.3%,生存率优于国际报道,是目前国内较大的单中心研究。5)生育力保护实践新进展:与北京妇产医院卵巢组织冻存库阮祥燕教授团队合作,累计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儿童卵巢组织冻存49例,完成国内首例儿童冻存卵巢组织移植并恢复功能,为女性患儿长期生存质量护航。
陈姣教授首次公开北京京都儿童医院HSCT中心2015-2025年临床成果,多项亮点工作数据引发学界关注。1)噬血细胞综合征:在186例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者中,移植类型分布为:MSD 16例(8.6%)、非血缘外周血53例(28.5%)、脐带血3例(1.6%)及单倍体114例(61.3%)。自2017年10月采用JDCH-HLH-2017方案后,至2025年3月,京都组共入组101例,包括原发HLH43例和EBV-HLH58例,其中84例存活,总生存率(OS)达83.2%。进一步分析显示,PR+CR组(n=74)的OS显著提高至95.9%,NR组(n=27)的OS达51.9%。2)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移植突破:104例患儿总生存率(OS)达71.1%,其中移植前达疾病缓解者OS跃升至96.4%,显著高于未缓解组(61.8%);非噬血细胞综合征(HLH)亚组OS优势突出(75.8% vs HLH组63.1%)。尤其是京都独特的鸡尾酒预处理方案移植,植入率可达100%。3)罕见病舒-戴二氏综合征多学科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移植技术突破:目前京都儿童医院收治舒-戴二氏综合征69例,完成移植22例,植入成功率100%,移植生存率达到90.7%,超过国际报道的70%。孙媛教授团队主导的“舒戴宝宝”全生命周期管理计划成为焦点,该计划联合儿童保健、营养、内分泌、生殖医学、康复科等多学科,系统性干预移植后生长迟缓、性腺功能损伤及心理行为问题,并且设立舒戴院内课题和联合门诊。4)罕见病PIK3CD缺陷(APDS)移植技术突破:针对PIK3CD缺陷(APDS)患儿完成13例移植,OS高达92.3%,生存率优于国际报道,是目前国内较大的单中心研究。5)生育力保护实践新进展:与北京妇产医院卵巢组织冻存库阮祥燕教授团队合作,累计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儿童卵巢组织冻存49例,完成国内首例儿童冻存卵巢组织移植并恢复功能,为女性患儿长期生存质量护航。
注入能量
推动中国儿童HSCT从‘救命’向‘优存’的范式转变“HSCT不仅是技术突破的战场,更是医学人文的试金石。”孙媛教授强调,“未来我们将深化移植前精准分层、移植中技术创新与移植后全程管理的三维体系,推动中国儿童HSCT从‘救命’向‘优存’的范式转变,让每个孩子不仅活下来,更能有尊严地成长。”
推动中国儿童HSCT从‘救命’向‘优存’的范式转变“HSCT不仅是技术突破的战场,更是医学人文的试金石。”孙媛教授强调,“未来我们将深化移植前精准分层、移植中技术创新与移植后全程管理的三维体系,推动中国儿童HSCT从‘救命’向‘优存’的范式转变,让每个孩子不仅活下来,更能有尊严地成长。”
本次会议通过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的深度碰撞,为儿童HSCT领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