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3日,心脏内科郭保静主任团队在麻醉科协助下,成功为一名山西的9岁男孩,实施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手术,帮助患儿摆脱了长达四年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之苦,标志着我院心脏内科在儿童心律失常治疗领域,实现又一重要突破。

患儿病史:四年反复发作,最长持续5小时
据悉,该患儿自四年前,便饱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之苦,每当病情发作,其心率可激增至每分钟200次,最长持续达五小时之久,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与学业。初时,病情发作尚不频繁,未采取干预措施。然而,近两年来,病情发作频率逐渐增加,每年可达三至四次,每次持续时间亦延长至二至五小时。患儿家属曾携其前往北京某著名三甲医院求医,因患儿年幼,医生建议定期随访观察。最终,家属慕名来到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寻求救治。手术过程:电生理检查明确病因,射频消融精准治疗
手术于23日下午进行。麻醉科刘振泽主任给予麻醉生效后,郭保静主任为患儿进行股静脉及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并置入标测电极导管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通过诱发心动过速,确诊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随后,采用三维标测系统引导射频消融导管成功消融慢径路。

为患儿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


为患儿射频消融术
手术成功:患儿恢复良好
郭保静主任表示: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经反复检,查均未再诱发心动过速。患儿现已恢复清醒,能够自主进食,并维持正常的窦性心律。
科普时间
郭主任介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儿童期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种,也是儿童心脏科急诊的常客。主要包括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在儿童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少见。
射频消融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愈率高等优点。对于年龄3岁以上且反复发作病例,可以选择导管消融术达到根治目的;对于普通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总体成功率达95%以上;对于一些长时间持续发作心动过速且药物难以终止,导致心力衰竭的病例,导管消融术则成为救治患者的不二选择。
其他类型快速性心律失常如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均为导管消融术的病种。某些先天性复杂性结构性心脏病如三尖瓣下移畸形、单心室、右心室双出口等,因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需要术前或术后行导管消融术。郭保静主任是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心脏内科的资深专家,长期致力于儿童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等领域的临床研究与治疗。他带领的团队成功治疗众多儿童心脏复杂病例,深受患儿家属的信赖。未来,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心脏内科将继续秉承“用心呵护掌上明珠,为孩子提供及时、正确、温暖的健康守护”的使命,为更多患儿及家庭带来希望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