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广东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暨儿童肿瘤诊疗新技术学习班在广州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旨在加强省内外儿童肿瘤诊治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诊疗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孙媛教授团队核心成员——刘红艳主任受邀参会,并将作《神经母细胞瘤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诊治进展》专题报告,其研究成果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

会议现场
刘红艳主任在报告中表示:神经母细胞瘤(NB)作为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瘤,其发病率在儿童恶性肿瘤中位列第三,约占6-10%。年发病率达10.2例/百万儿童,占儿童癌症相关死亡的15%。值得注意的是,神经母细胞瘤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复发罕见,但确实存在,随着患者生存期延长,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率也随之提升,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预后差,严重威胁儿童健康。
随后,刘红艳主任结合北京京都儿童医院的临床实践,分享了发生颅内转移患者的治疗经验。数据显示,42例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OS)达到80%,表明即使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的患儿,通过多模式治疗仍可能实现长期生存。

刘红艳主任上台作报告
刘红艳主任强调,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在神经母细胞瘤,关键在于"及时决策+多学科管理"的治疗模式,需要综合运用手术、全身治疗和放疗等手段。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建立肿瘤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专家的多学科讨论机制至关重要,这种讨论应该扩展到区域甚至全国范围,而不仅仅局限于地方层面。
随着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协会(SIOPEN)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治疗指南即将发布,刘红艳主任呼吁:对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进行前瞻性数据收集,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计划开展鞘内注射三联、塞替派等多中心临床研究,为推动神经母细胞瘤诊治水平的提高贡献力量。

刘红艳主任作报告
近年来,北京京都儿童医院一直致力于儿童血液病及肿瘤的诊治与研究,此次刘红艳主任的参会分享,不仅再次彰显了医院在该领域的专业实力和学术影响力,更通过本次学术交流更为儿童肿瘤诊疗工作者提供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平台。相信通过各位专家的经验分享和深入探讨,必将推动我国儿童肿瘤诊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