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的灯光
时间:2025.06.19 作者:北京京都儿童医院
十年,3650个日夜,87600个小时...时间在听诊器的嘀嗒声中静静流淌。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建院十年来,我们与无数家庭携手同行,用专业守护健康,用爱心温暖成长。那些病房里的欢声笑语、诊室里的暖心对话、康复时的喜悦泪水,都化作最珍贵的记忆,深深刻在时光的长廊里。
今天,让我们翻开记忆相册,一起看看一位患者家属分享的故事: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的走廊永远亮着灯。那灯光不甚明亮,却也不昏暗,恰如医院里那些穿白大褂的人的神情——不特别欢喜,也不特别忧愁,只是平静地亮着,无论是深夜还是黎明。
儿子初入院时,我心中颇是忐忑。因为坐救护车连夜从沈阳ICU到北京,这一路上8个多小时,儿子的病情很严重,我们家长的心情很沉重!医院总使人联想到死亡与病痛,何况是儿童医院。那些小小的病体,裹在宽大的病号服里,愈发显出伶仃之态。我依然记得很清楚,儿子刚到医院的那天是凌晨4点多,天空下着雨夹雪,吕琳琳医生早就在楼下等候,琳琳医生温暖的笑容瞬间化解了我们患者家属这一路上的疲惫,就像冬日里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
琳琳医生每次查房的时候都会俯下身,轻柔细语与儿子说话,问的不是病情,而是“喜欢什么动画片”,“喜欢玩什么玩具”等,让我们患者家属感觉医生不是那么高冷,医生是真心喜欢孩子,对待患者就跟自己的家人一样亲切!
刘周阳主任的专业也深得我们家属的认可,每次我和孩子爸问很多问题,刘主任都会耐心的解答,无论多忙,多么劳累,从来不会不耐烦,而且非常正能量,经常鼓励我们,给我们指明方向,给予我们患者家属满满的力量!
护士们更是神奇。她们似乎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能在孩子哭闹之前就觉察到不安。有一回,儿子因抽血而恐惧,浑身发抖,一位圆脸的护士便从口袋里摸出贴纸来。“你看,她说,这是会发光的星星,送给你。不过它现在睡着了,等我们抽完血,它就会醒过来。”儿子将信将疑,却也不再挣扎。抽血完毕,护士果然将贴纸贴在孩子手背上,对着灯光一晃——那星星竟真闪着微光。儿子破涕为笑,而我站在一旁,忽然觉得鼻子发酸。
医院里的日子是漫长的。白日里,阳光穿过窗帘,在病房地板上画出一道明亮的线;夜晚来临时,走廊的灯光便接替了太阳的工作。我常见到值夜班的护士轻手轻脚地巡视,她们走路几乎没有声音,仿佛飘浮在走廊上的一片云。
有一晚,儿子高热不退,烧的一直哆嗦,迪丽医生紧急跑到病房,用专业的知识救助孩子,还教我们怎样观察孩子,在孩子出现寒战的时候,我们家长应该第一时间怎么做,让我很感动!
刚进移植仓的时候,我无从适应,孩子的哭闹使得我心中焦虑、脾气大、情绪不稳定、难以入睡,便起身在仓里踱步。琳琳医生和双双医生每次都会安慰我,跟我谈心,开导我,缓解家属的心理压力。双双医生开朗的性格很感染我,慢慢的,我在移植仓里不会那么焦虑、不会那么负能量,心态也慢慢的好起来。
刘主任和琳琳医生、双双医生在移植仓里的每次查房,我都会问很多问题,把孩子的各种症状告诉医生,每次的回答就像给我们家属吃了一颗定心丸,坚信孩子一定会好起来!移植仓里的护士们也非常亲切,他们的工作非常忙,在杨欣欣护士长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对待每个孩子都跟自己孩子一样,仓里的护士每次都跟孩子轻声细语,在孩子哭闹不止的时候,比我这个做妈妈的会更加耐心的哄孩子,会安慰孩子、会鼓励孩子,“我们一定会战胜病魔的,我们一定会打倒病魔的!”
仓里的护士们不仅安慰孩子,还送各种礼物玩具,我鼻子酸酸的,心里暖暖的!孩子睡了,仓里的护士抬头看见我,微微一笑,竖起食指贴在唇上。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这医院里的灯光为何永不熄灭——它是为那些守夜人点的,为那些在黑暗中仍然醒着的温柔。
孩子出院那日,阳光很好。医生和护士来告别,我们走出大门,儿子忽然回头望了望。
"怎么了?"我问。
"那个灯,"儿子指着楼上的一扇窗户,"它还在亮着呢。"
是的,那灯光依然亮着,为下一个孩子,为下一个不眠之夜。北京京都儿童医院的灯光永远不会全部熄灭,就像茫茫大海中,有一座灯塔始终亮着灯,不仅给迷途的船只指引方向,更是给这黑暗的黎明带来曙光,照亮我们每一位患者家属的心灵!

内容来源:患者家属投稿患者妈妈

一个瞬间、一段故事
都是我们最珍视的回忆
期盼这份温暖
照亮更多人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